阅读文献
- 姜婷婷,陈佩龙,许艳闰.国外心流理论应用研究进展[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1,11(05):4-16.
- 刘强,李本乾.数字时代传统媒体的非数字化生存——基于受众纸质书偏好的价值逻辑考察[J].新闻大学,2021,No.183(07):90-106+122-123.
摘录
“心流”(flow)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契克森米哈(Csikszentmihalyi) 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概念,指人们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时的整体感觉。但并不是一定要达到具体的目标
心流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 心流前因,即引发心流体验的因素,包括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潜在控制感以及行动与意识的融合,这些因素决定了个体能否进入心流这种主观状态
- 心流体验,即个体在进入心流后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全神贯注、丧失自我意识、时间扭曲感以及临场感
- 心流结果,即心流所带来的个体情绪、行为上的变化,可包括积极情感以及具有目的性的体验
决定是否能够进入心流的前因,可以从用户(person)、工具(artifact)和任务(task)三个维度组成的PAT模型(Person-Artifact-Task Model)进行分析
- 在用户维度,用户个人属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保持稳定的特质属性(如人格)和动态变化的状态属性(如情绪)
- 在工具维度,用户对于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等工具的掌握程度以及工具能够为他们带来的临场感都影响着心流体验的发生几率,这些工具在用户出于自身享受目的而被使用时就成了==玩具==
- 对工具的控制感和感知易用性
- 在任务维度,清楚任务目标、具备应对任务挑战的技能、能够掌控任务过程的用户身上更容易产生心流体验
- 对任务目标的清晰认知、获得的即时反馈
总结
根据PAT模型,如果想更易进入心流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营造对个人舒适的环境,通过特定的仪式开始工作或学习,选择合适称手的工具与设备,根据能力与精力分解任务并制定合理目标。
这也是在纸质阅读中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偏好纸质阅读的受众,较多比例受到体验价值影响。通过纸质书与 “自我” 的连接,获得安静、陷入沉浸,从而获得 “流” 体验。